❝ 字詞分享 (051) ❞ #HH051
如圖,「(脆皮) 燒肉」,臺語這樣說。
❍ 引讀人 (答話方) 是做廣式燒臘的臺灣師傅,陳師傅三四十年前開始做燒臘,就聽當時老一輩師傅如此傳下來(可惜至今,不少臺語詞正在消逝)。雖是中國粵菜,但早於清末、日治就融入臺灣辦桌文化,日治時的臺語辭典已收錄此臺語詞。
►圖中例句引讀〉 https://youtu.be/QBpWhBpN8xs
※ 例句譯文【老闆,我要外帶三個便當,兩個叉燒飯、一個燒鴨飯。■■■ 燒鴨賣完了,看要不要燒肉?】
註❶〔燒肉〕(sio-bah):脆皮燒肉、叉燒肉、紅糟燒肉、燒肉片、日式燒肉,均可蓋稱〔sio-bah〕。
註❷〔燒骿〕(sio-phiann):豬腹(及腹側)至肚腩(及身體兩側),這一大片包覆著〔骿條骨〕的腹部及兩側帶皮肌肉,稱為〔三層肉〕。燒烤、蒸烤或烘烤這整大塊三層肉而成的燒肉料理,稱為〔燒骿〕。
註❸〔骿條骨〕(phiann-liâu-kut):肋骨。亦稱〔箅仔骨〕(pín-á-kut)、〔脅骨〕(hia̍p-kut)、〔骿支骨〕(phiann-ki-kut)、〔排仔骨〕(pâi-á-kut)。
註❹〔三層肉〕(sam-tsân/tsiân-bah):五花肉、腹脅肉。亦稱〔三層仔〕(sam-tsân/tsiân-á)。
#字詞分享_JīSûHunHiáng